景区公告:

        涞水智人化石在这里出土发现,为研究人类进化提供了依据;三皇文化、和符文化开创了华夏民族的灿烂文明;”燕王问鼎,松鼠讨封,免除丁粮“的传说在三坡地区广泛流传,时至今日,三坡的民风民俗仍保留着鲜明的明代色彩;民主选举“老人倌制度”总理坡内一切事物,被称为”实开民选之先列、独树自治之先声“,是我国古代乡村民主选举的最早雏形。
        古老而神奇的野三坡既是寻奇探野的旅游胜地,又是科考修学的天然课堂,还是缅古怀今的红色传统教育基地,同时更是涞水形象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。

涞水智人化石
        涞水智人,回溯万年文明

        1983年野三坡北边桥村民任正清挖菜窖时,发掘出一具骨骼化石。经北京大学考古系定,该化石代表一个成年男性个体,约长161厘米,宽48厘米。后经美国亚利桑那大学NSF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分析实验室用加速器质谱测定,该化石的年代距今已有二万八千年。考古学界按出土地点,将该化石命名为“涞水智人”。

实开民选之先列、独树自治之先声
        时至清代,因三坡人民崇敬明朝,清廷即对这里人民施加压力,不许三坡人民介入科举之列,取消求得“功名”的权力。这时有些境外匪盗勾结官府来三坡敲诈勒索。人民生活不得安宁,遂推举“家道殷实,素孚重望”的“老人倌”综理坡内的一切事务,被迫组织护坡武装,保卫乡里。至载:“一旦闻警,不分村界,每家一人持土枪木棒,群集前往,奋勇先行。”所以“初涿洲县政令不行于三坡”,“三坡人民除纳粮外亦无所尽之义务”。
        由于封建势力的反抗,清朝官府给三坡人民强加了一个“野”字。从此,涿洲代管三坡,坡内实行“老人倌制度”也就流传下来。《涿洲志》称老人制谓“实开民选之前列,独树自治之先声。”沿续到民国十八年,涿洲始在这里设区管辖,自此废除“老人倌制度”,野三坡由此而得名。

“燕王问鼎,松鼠讨封,免除丁粮”

        考察野三坡的历史沿革,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:“野三坡,野三坡,燕王扫北没扫着。头上束着野雀窝,穿的鞋子向上撅。清朝不让进考场,祖祖辈辈血泪多。”
        这首歌谣,就是对野三坡的历史写照。据《涿洲志》载,”明初燕王(朱棣)兴师扫北行至三坡境界(奴才岭),见山中野兽(松鼠)捧食松果,王意以为拱手施礼,当谓左右曰:‘兽且归顺,况人民乎?!’遂颁恩诏免除丁粮。”至今还广泛流传着这里受过皇封的说法。

三皇文化

        三皇山位于涞水县一渡镇沈家庵村,总面积9.9平方公里。这里有百年的柿树林;有清朝江宁巡府正一品加二级韩世琦墓,及康熙皇帝为其撰写的满汉碑  文、石柱;有大文豪曹雪芹驿馆、曹宅茔地;有唐代名妃沈珍珠出家的珍珠庵等。
        三皇山自古以来被誉为“三皇圣地”,是中华民族祖先伏羲(天皇)神农(地皇)轩辕(人皇)的圣地,先人在这里修建三皇庙,将开天老祖“天、地、人”三皇供奉于此,祈盼天皇让大地五谷丰登,人皇保佑人口平安,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,使这块风水宝地充满了神奇,到三皇山寻根拜祖,寻找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,置身于原始部落,领略古朴的民俗文化,爬山戏水,享受大自然的恩赐。